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党中央科学把握国内国际形势和文化发展规律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战略举措,也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在中央政策激励下,各地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的总体规划,并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而在此过程中,以有效保护为前提,全面加强文化遗产工作,着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重要一步,通过努力,力争到“十三五”末,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更多的传承载体、传播渠道和传习人群。
方向目标明确的同时,一个重要和不可忽视的环节是人才。发展文化产业离不开文化资源,但更取决于文化人才及其创意创新这一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作为最先进生产力的表征和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依托文化创意和创新作为驱动力,而创意和创新,取决于人,人才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性因素。
中华木作,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推动木作文化、艺术、技艺传承和木作文化产业发展,同样需要一大批具有较高审美能力和鉴赏水平的精英人物。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使木作文化得以良好传承,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木作艺术品。为此,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举办“木作艺术品评估与品鉴研习班”。
一、培训机构
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于1996年1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成立,为文化部直属事业单位,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
二、招生对象
1、木作产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精英。
2、木作文化与艺术的研究者、工作者和爱好者。
3、中国艺术品投资人与经纪人。
4、木作行业的技艺传承人。
5、木作艺术品收藏者、欣赏者。
三、教学特色
“木作艺术品评估与品鉴研习班”,教学方式独特,邀请中国知名木作研究学术权威和鉴赏大家授课,并通过现场实物讲解与考察相结合的教学形式,让学员在短期内掌握品鉴实战技术。
四、课程设置
1、木作艺术与文化基础理论
2、木作艺术的特征与美学
3、木作艺术品的审美标准与常识
4、木作艺术品鉴定与品赏基础理论
5、木作艺术品评估与品鉴实践应用
6、木作艺术品的保养与修复
五、主要授课师资
胡德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
张德祥:著名木器收藏家,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专家。
赵夫瀛:中国木作产业市场研究专家。
李永革: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代建筑研究专家。
张克贵: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代建筑研究专家。
郭文通: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古代家具修复专家。
鲁 宁: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文物保护部主任、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
姜笑梅:中国社会科学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木材与木质鉴定专家。
孙家钵: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木雕艺术专家。
田燕波:原北京龙顺成中式家具厂总设计师
六、教学管理
学时学制:总学时总计40课时,共计5天,每天8课时。
开课时间:缴费入学后,按入学顺序分班,依班次开课,并按照研习班有关规定进行学员管理。
授课地点:北京
报名顺序:提交报名表——资质审核——缴纳学费——发放入学通知书——依班次报到入学。
其他:因个人原因未能按照原定班次参加研习班可延期,最长延长期为一年。
七、证书颁发
学习期满成绩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获得证书的学员可登陆中国文化人才网(www.ccatmc.com.cn/)查询。
八、培训费用
学 费:12800元/人,入学前学费统一汇款,出具国家行政事业单位统一收据。食宿及交通费用学员自理。
收款单位: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培训中心
开 户 行:北京银行景山支行
账 号:010 9031 4200 1201 0507 6064
九、联系方式
电 话:010—67648180
联 系 人:兰老师
邮 箱:zswhcyrc@sina.com
监督电话:010-64294568转8040
(未经本站书面授权的任何网站、媒体均不得转载、摘编,违者追究其法律责任。)